<progress id="b9hlt"></progress><noframes id="b9hlt"><pre id="b9hlt"><video id="b9hlt"></video></pre>

      <p id="b9hlt"></p>
      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 >> 政教關系
       
      民國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
      發布時間: 2022/4/22日    【字體:
      作者:馬莉
      關鍵詞:  民國政府;宗教;宗教政策;政治統治;政治管理;  
       
       
      摘要:宗教問題無小事。宗教自其出現以來,就在人類社會中發揮著持久而深遠的影響,是任何政治勢力所不能忽視的。世界各國政府無不重視宗教政策的制定、執行。我國是一個多種宗教并存的國家,宗教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而且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還將長期存在。因此,正確對待和處理宗教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而現實生活也向人們提出了大量的宗教問題:在階級根源基本消失的社會主義中國,宗教為什么還會長期存在?近些年為什么某些地區信仰宗教的人數會增加?宗教能否與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以及如何使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如何正確對待宗教及其問題?等等。對這些現實問題的思考和研究,離不開對中國宗教發展歷史的回顧和探討。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民國時期作為距離當代中國最近的歷史時期,其宗教表現出了許多新的特點,而且民國政府也形成了相對系統的宗教政策。
       
      在21世紀的今天,以歷史的眼光和時代的視野,對直接與社會主義新中國相連接的民國時期政府的宗教政策加以探討,總結其成敗得失,對解決新歷史條件下的宗教問題,吸取其經驗教訓,制定和實施更切合實際更有成效的宗教政策,探索宗教與社會主義相和諧的新思路,將不無啟示。由于宗教政策涉及宗教、政治、民族等多個領域,因此,本文就宗教、政治、宗教與政治、宗教與民族等相關問題作了簡要介紹,指出以往人們對政治及其功能的片面觀點嚴重影響了對宗教與政治關系的正確理解和處理。從政治的本質來看,在階級社會中,政治具有兩個功能:為保持和維護公共利益需求而實施的政治管理功能以及為保持和維護特殊利益需求而實施的政治統治功能。但長期以來,受“神權政治說”、“利益政治說”、“階級斗爭政治說”等觀點的影響,一提到政治,人們往往想到的是統治階級維護其統治的工具或者認為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而已。人們研究政治及其功能時,也往往僅側重于某一方面,或者直接籠統不加區分地進行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對宗教政策的研究往往也失之偏頗。要想客觀全面地分析研究宗教政策,必須結合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兩個方面。本文在對民國政府的宗教政策進行梳理和研究時,從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兩個角度進行概括,力求獲得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這也是本文力求創新之處。由于筆者希望通過本研究,盡可能為人們提供比較系統的民國政府的宗教政策資料及其經驗教訓,因此本文研究的時間跨度從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內容上對于民國中央政府的宗教政策及部分地方政府的宗教措施,都力圖涉及。由于篇幅及時間限制,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選取影響較大、代表性較強的內容來體現,因此在內容上會有所取舍。本文的結構大體上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從總體上對本研究的一些基本問題作初步的闡釋和說明。這些問題大致有:一是相關說明,主要涉及選題意義、基礎研究、研究現狀等方面;二是民國政府宗教政策的背景介紹,主要涉及民國時期民族問題和民族政策的特點,民國政府宗教政策的社會背景、政治背景等方面。在基礎研究中,筆者強調了從政治管理功能和政治統治功能兩個角度入手全面認識政府宗教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重要意義,并認為任何政府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只實施政治統治功能而完全拋棄政治管理功能。在背景介紹中,首先對民國時期民族問題和民族政策所包含的矛盾進行了分析,指出宗教政策作為民族政策的組成部分也必然包含上述矛盾,接著從傳統與現代兩種生活方式的并存、反傳統反宗教及“宗教取代論”的盛行及各宗教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參與、政府的指導思想和管理機構以及軍閥政治和“訓政”等方面揭示了民國時期的社會現實狀況對宗教的影響。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章)對民國政府對各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政策進行具體介紹和分析。在對政府的佛教道教政策、伊斯蘭教政策、基督教政策的介紹和分析中,又對當時直接影響相關政策的社會問題以背景的形式作了相應闡述,以求從當時社會現實與宗教的互動中挖掘政府宗教政策制定和實施的深層原因。并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在每章最后以小結的形式對政府宗教政策從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角度進行了簡要概括。
       
      第三部分(第五章)一方面從整體上對民國政府宗教政策的特點及經驗教訓進行了概括,指出在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民國政府的宗教政策既具有現代民主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既具有創新性又具有繼承性,既體現了明顯的政治統治功能也顯示了其政治管理功能;另一方面闡述了本研究的現代啟示,指出政府維持其長久統治的基礎是能否有效實施其政治管理功能;有關宗教方面政策的制定必須廣泛征求信教群眾的意見;以暴力打壓宗教及信教群眾而解決宗教問題的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政府必須正確理解和把握宗教與政治之間的關系;政府應當努力建立一種寬容的多元宗教社會,以實現政治與宗教在互動中的“雙贏”?傊,通過本研究,我們認為民國政府的宗教政策盡管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政治統治功能,但是其宗教政策也體現了其政治管理功能的實施,從而揭示了任何政府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只實施政治統治功能而忽視或拋棄政治管理功能的規律。
       
      【把文章分享到 推薦到抽屜推薦到抽屜 分享到網易微博 網易微博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
      推薦文章
       
      美國憲政中的宗教經驗 \張坤
      摘要:美國憲政中的宗教經驗是在動態發展中演變形成的,它與美國憲政歷程具有密不可分…
       
      英國中古中期首席主教之爭 \葛海燕
      摘要:中古中期,英國兩大教省坎特伯雷和約克大主教之間產生了首席主教之爭。雙方爭…
       
      作為法律之超理性背景的道德與宗教 \余濤
      摘要:宗教因素尤其是基督教的影響,是西方近代法律體系得以形成的至關重要的前提,可…
       
      重新認識“宗教與社會”——以宗教對歐美社會、國家的深層影響為例 \張志剛
      內容提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對我們研究世界宗教現象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啟發,如…
       
      西班牙歷史上的宗教寬容對現代地區沖突的啟示 \周誠慧
      摘要:我們正處在一個多元文化時代,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已經加大了社會結構的密度,…
       
       
      近期文章
       
       
             上一篇文章:宗教對美國政治的影響演變 ——美國禁酒運動案例研究
             下一篇文章: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歡迎投稿:pushihuanyingnin@126.com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普世社會科學研究網Pu Shi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
      聲明:本網站不登載有悖于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公共道德的內容。    
       
        京ICP備0505093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07號    技術支持:北京麒麟新媒網絡科技公司
      女婬片A片AAA毛片无玛

      <progress id="b9hlt"></progress><noframes id="b9hlt"><pre id="b9hlt"><video id="b9hlt"></video></pre>

          <p id="b9h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