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社會是一個獨特的文化形態。除了擁有當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張揚的個人主義性格,美國社會文化還彰顯著強烈的宗教信仰與慈善互助的社會精神。這兩者同美國社會的其他特征一樣,成為多數美國人深感自豪之處,也成為美國社會進行身份的自我定義的重要依據之一。將這兩個特色結合最緊密的非美國的宗教慈善組織莫屬。
從清教盛行的英國啟程,飄過大西洋,最終踏上美洲大陸,最早一批開辟美洲的移民將基督教連同其中的慈善互助精神埋在了北美的文明進程中。在最初階段,宗教慈善活動并沒有獨立于教會母體,他們更多的體現了其宗教性而非社會服務性。但是,隨著現代市民社會的興起和成熟,以及多樣化的“信仰超級市場”產生,宗教的控制力已經在美國社會許多領域淡化了。宗教慈善組織也開始逐漸從教會和教區的領導下分離出來,宗教慈善的精神與現代市民社會自治組織的形式相結合,形成了專業化的慈善組織。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切斷與宗教組織和信仰的聯系,宗教慈善組織的宗教性依然存在,只不過他們將信仰轉化成了組織的文化和信念,把宗教組織作為母體和合作的伙伴——宗教慈善組織與宗教信仰和宗教組織之間還有著千絲萬縷聯系。如今,宗教慈善組織的活動足跡已經遍布美國各個州地,各種階層和種族,以及許多社會領域。
宗教慈善組織在美國緣何如此生機勃勃?本文將試圖從美國宗教慈善組織的整體上分析這一問題,大致的假設是美國宗教慈善組織生存和發展的原因取決于兩個支柱:宗教信仰在慈善領域的精神魅力;宗教慈善組織的社會資本實力。
文章將分為六個部分,包括前言、正文四章以及結論。前言部分將涉及本文所關注問題的由來和發展,梳理現有學術文獻對該問題的相關分析結論,并指出現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第一章將從美國宗教慈善組織的基本定義和歷史淵源入手,為后三章的分析奠定基礎。第二章將從宗教信仰與慈善精神的內在聯系出發,揭示宗教在慈善領域的精神魅力對于宗教慈善組織的推動作用。第三章將引入社會資本的理論工具,以此分析美國宗教慈善組織生存與發展的社會性支柱。第四章將簡要分析美國宗教慈善組織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臨的挑戰和發展機遇。最后一部份對整篇文章進行簡要的總結,同時指出文章尚存的缺憾,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努力的方向。